h
Brian Chase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t 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 sm od tempor incidi dunt

听《抗疫英雄赞》

听《抗疫英雄赞》

 
听《抗疫英雄赞》

作者:毅军(山东艺术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教授)

   

你听了巴海写的歌曲《抗疫英雄赞》吗?作品写的不错,悲壮、崇高,情真意切很感人!

    我听了几遍觉得歌曲有以下几个亮点,引起我的关注:

  1. 整个旋律听起来节奏流畅,情感朴素,充沛真诚,毫无雕琢的痕迹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!激情!
  2. 音乐形象与文学形象(歌词)结合的十分贴切,音乐深化了歌词的立意,丰富并延伸了歌词的内涵。
  3. 歌曲第一句开头起势不俗,不凡,音调与歌词结合的恰到好处,开门见山,音乐一起就把听者带入到深沉的特定的告别情景之中。

    一个精彩的开头,作品就成功了一半,此言不假!

  1. 四个四字排句的模进,旋律自然,具有奋进向上的冲击力,形成了感情的一次爆发,出现了情感的一个高潮!
  2. 最后结尾音使用了和声小调的五音,而不是结束在一级主音上,没有形成完全终止。(五音是不稳定的,它完成不了完全终止的任务)。

    此乃点睛之作,匠心之举。

    作者为何作此设计?我认为有以下原因:

    在写此作品时正当疫情肆虐,虽有必胜的信心,但前途似乎还有不确定的曲折和困境,还不太平,还不到欢庆胜利的时候!因此音乐不能四平八稳地结束。

    最后歌曲的这个无词的五音,像是一声激情的招唤:

    “清灭疫情,奋勇向前!”

    关于五音作结束音的简述,仅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,不强加于人,更不会强加给作者。

    我只是根据音乐的特性,即抽象姓,不确定性,从而产生了音乐的多阶性,有感而发而己。

  1. 歌曲采用小调式是当然的选择,大小调相比较,小调更适于表现内在的,深沉的情感。也善于表现悲剧色彩的情绪。

    巴海的这首歌听了让人落泪,但格调是悲壮而不是悲切,流泪是感动而非悲伤。

    “悲壮”与“悲切”虽一字之差,却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怀!

    听了巴海的歌使我想起了另一首类似的歌曲,那是苏联卫国战争中,著名的革命歌曲《神圣的战争》!由诗人瓦西里·列别杰夫-库马奇作词、苏联红军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·瓦西里耶维奇·亚历山德罗夫作曲,被誉为“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”。

    据记载,德国于1941年6月不宣而战侵入俄罗斯后,作者在战争打响的第一时间完成了歌曲《神圣的战争》!不到一周的时间,歌曲极速传播开来!许多部队,武装起的工人、农民、城市青年唱着神圣的战争,奔赴各个战场!一直唱到柏林城下!

    这首歌曲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,雄壮有力,和巴海的歌曲相同都采用了小调式,但不同的是神圣的战争,尽管要求进行曲风格但作者却采用四三拍子。

    我看着谱子唱过多次,始终感觉不到这是一首小调性的作品,更感觉不到是四三拍的律动,真是太神奇了!

    以上两首作品,所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音乐性格,特别《神圣的战争》特有的音乐现象,绝不是理论引导的成果,而完全来自作者对内心感觉的把控,”琴为心声”!应该就是这个道理!